首页 >> 文昌 >>文昌知识 >> 文昌帝君来历,文昌帝君生平
详细内容

文昌帝君来历,文昌帝君生平

文昌帝君来历,文昌帝君生平。文昌帝君,道教尊为“更生永命天尊”、“七曲灵应天尊”、“保德宏仁大帝”、“宝光纯一天尊”,“九天定元保生扶教开化主宰长乐永佑灵应大帝”等,居玉真庆宫。民间又称九天开化文昌梓潼帝君等,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学业之神。千百年来,凡求科甲及第,谋求功名之人,莫不虔诚供奉文昌帝君,以祈增慧开智,金榜高中,福荫门庭。

 6.jpg

 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,《历代神仙通鉴》上说帝君“上主三十三天仙籍,中主人间寿夭祸福,下主十八狱轮回”。文昌,本是星官名,包括六颗星。即斗魁(魁星)之上六星的总称。星君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,并叫“文星”。        

 

《梓潼帝君化书》《清河内传》上说帝君降生于周初,经七十三代,降生为四川张亚子,居蜀七曲山。帝君对母极其孝顺,母病疽重,乃为吮之,并於夜中自割股肉烹而供,母病遂愈。后值瘟疫流行,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,谓可治邪祛瘟,行之果验。因帝君累世为儒,天帝乃命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。       

 

《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应验经》载,文昌帝君居混元内辅三清内宰大都督府,都统三界阴兵,行便宜事,管天地水三界狱事,收五岳四渎真形虎符龙券,总诸天星曜,判桂禄二籍,上仙英显元皇真人,司禄职贡举真君,预编修飞仙列籍,掌混天造化轮回,救苦无碍。

 

“文昌帝君”文昌两字既为星名,又为神名,也就是民间惯称文昌星、文星神。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,即文昌宫。一说在北斗魁前,一说在北斗之左。六星各有星名,称上将、次将、贵相、司命、司中、司禄等。

 

有关文昌星的说法,《史记天官书》所载:“斗魁戴匡六星,日文昌星,一日上将,二日次将,三日贵相,四日司命,五日司中,六日司禄。”《星经》中载:“文昌六星如半月形,在北斗魁前,其六星各有名。”文昌六星为上将(威武)、次将(正左右)、贵相(理文绪)、司命(主灾咎)、司中(主右理)、司禄(赏功进士),各有专司,掌管天下文运禄籍,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士人学子的崇拜。

 

文昌帝君,一般认为他是主管考试、命运,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,是读书文人、求科名者所尊奉的神祗。其受民间的奉祀,从周朝以来,历代都相沿制订礼法,列入祀典。

 

文昌星简称文星,或称文曲星,系星宿中主文运者,如杜甫诗:“北风随爽气,南斗避文星”。

《东观奏》:“初日官奏文昌星暗,科场当有事”。由此观之,学子应与文星有关。

《云笈七签》:“文昌星神君,字先常,天子同命之符也。中央司命者。或曰制命丈人。主生年之本命,摄寿夭之简礼。”文昌神源自星辰信仰。

《楚辞九歌》的少司命即指第四颗星。战国已列入国家祀典。

到了明朝景泰年间,景宗皇帝在北京新建一座庙宇,每年二月初三,遣人举行盛大的祭典。清朝年间,更加崇奉此神,嘉庆六年,仁宗皇帝也勒命礼部,把此神编入祀典。

《明史·稽志》:“梓潼帝君,姓张,名亚子,居蜀七曲山,仕晋战殁,人为立庙,唐宗屡封至英显王,道家谓梓潼掌文昌府,事及人间禄籍,元加号为帝君,而天下学校亦有。祠祀者。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站内微信:修建文昌殿-修缮古观,拜文昌帝君求文昌学业-考运-事业-官运-贵人运,求姻缘-受生债-补财库-拜斗等

鹿豹座.png

本站已支持IPv6
seo seo